世界上四個文明古國,包括中國、古埃及、古印度及美索不達米亞。由於歷史的演變和種種因素,使其中三國脫離民族傳統,唯獨中國的地理和環境等等原因,竟奇跡般地使民族文化藝術保留至今,並真情地保留著從遠古先民那裡傳承的民族文化元氣和極其寶貴的文化遺產。中國是由五十六個部族所組成壯大的民族,故此形成中華民族民間藝術文化種類繁多、洋洋大觀、美不勝收,從而決定了民間藝術永恆的主題,決定了民間藝術與民生緊密連繫的樸素的功利的關係。民族文化藝術是隨同民生、民習、民俗而發展下來的,不僅歷史悠久,更包含不能抹煞的審美價值,和豐富多姿的藝術寶藏。這正正是先民創造了歷史、創造了文化、創造了美術,數千年來在歷史的長河中,從不間斷地傳承變異著...
有關伏羲女媧這人的故事,以及取黃土和水而捏造人的傳說,正是以藝術想像的方式說明了中國人的起源,及藝術出現是與泥土相聯的。只因用泥土而就的藝術難以保存,否則中國的民間藝術寶藏就更加豐富了。
當今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中所形成的兩部分文化:一種是宮廷宗教文人雅士的上層文化;一種是勞苦百姓庶民大眾的民間文化,而上層文化恰恰是從民間派生出來的,這兩種文化之間存在著深厚的血緣關係和源流關係。在階級社會中這種關係長期被分割了,並以"雅"、"俗"相分。
數千年來從民間藝術中提煉昇華的宮廷、文人、宗教等上層雅文化藝術,不斷地發展,達到極其輝煌的地步。但卻貶低了民間的母體藝術,甚至不被載入史籍。但是我們必須理解;若果沒有母體藝術(來自民間的藝術)何來會有上層的雅文化藝術?弄清這個基本的觀點,研究民族藝術才有大空間,才不會孤立的存在。
由於時代的變遷及虛無主義者的無知,導致歷史藝術文化陷入消亡於生活中的局面,試想;流傳了數千年的民族藝術,若果在我們這代流失,不僅給民族文化帶來難以彌補的損失,還將愧對自己祖先和後代,將來後人研究繼承民族文化時,還須到國外"朝聖"的話,更是民族的恥辱,故此絕不能不關注傳統藝術的未來。 |